如需客服请致电: 4008-081-181
弹算网
ChineseThink.com
网上办公室
文章列表( 517篇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2015版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填报实务
( 最新政策\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税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2022-04-29

乐**

自2015年7月1日起,新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启用。国家税务总局以2015年第31号公告的形式,发布了2015年版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完善了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年度申报的链条。为便于小微企业在预缴时就能提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增添了“小型微利企业判定”以及“四项指标”等栏次。不同征收方式的小型微利企业填写报表时应关注哪些事项?

查账征收方式的纳税申报表填报

一、实行查账征收,本年按实际利润额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预缴时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简称“A类预缴申报表”)。
“实际利润额”为: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征税收入和税基减免应纳税所得额—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一)预缴时当期的累计实际利润额不超过20万元(含),享受减半征税政策的纳税人,先填报《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第2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栏,填报“A类预缴申报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15%的积;同时在附表3的第3行“减半征税”栏填写“实际利润额”×10%的积。
预缴时累计实际利润额超过20万元的,应停止享受减半征税优惠政策而改按20%的税率预缴企业所得税。

(二)预缴时当期的累计实际利润超过20万元但不超过30万(含),享受减低税率政策的纳税人,在《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第2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栏,填报“A类预缴申报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5%的积。

(三)《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第2行以及其他行次合计后的金额,即为按照税收规定在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再填到“A类预缴申报表”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的“本期金额”栏内。

二、实行查账征收,本年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小型微利企业,预缴时填报“A类预缴申报表”。
第19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金额”栏次内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期金额”栏次内不填金额。

第20行“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按月度预缴的纳税人,第20行“本期金额”=第19行×1/12;按季度预缴的纳税人,第20行“本期金额”=第19行×1/4。
(一)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享受减半征税政策的纳税人,全年可按减半征税的优惠政策预缴。先填报《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第2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栏内,填报“A类预缴申报表”第20行“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5%的积;同时在附表3的第3行“减半征税”栏内填写“A类预缴申报表”第20行“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0%的积。

(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万元但不超过30万元(含)的,全年可按减低税率的优惠政策预缴,在《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第2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金额栏内,填报“A类预缴申报表”第20行“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5%的积。

(三)将《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第2行与其他行次合计后的金额,作为按照税收规定在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填报至“A类预缴申报表”第23行“减免所得税额”的“本期金额”栏内。

核定征收方式的纳税申报表填报

一、实行核定征收且系核定应税所得率的小型微利企业,预缴申报和年度汇算清缴时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简称“B类预缴申报表”)。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

第11行“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第9行“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第1行“收入总额”为: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第2行“不征税收入”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第3行“免税收入”为: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包括: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符合税收规定的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等。

1690

学术贡献级别: 烙铁级

基本信息
查看信息认证


名: 乐**
机: 保密  

(电话咨询请说明来自弹算网)

服务时间: 10:00-15:00  
服务地区: 全国  
箱:  
从业年限: 21 年 
工作机构: 代理记账公司 
所在地址: 天津和平 


专业信息未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