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587篇 )
2014年4月28日上午10时,中华志愿者协会纳税服务委员会在北京中税答疑研究院举行挂牌成立仪式。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税务杂志社等相关机构代表与财税专家出席。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秘书长魏仲瑜在成立仪式上表示,中华志愿者协会纳税服务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完善纳税志愿服务体系,使纳税服务这项事业进一步拓宽道路。
中华志愿者协会纳税服务委员会挂牌
资料显示,纳税服务委员会隶属于中华志愿者协会,是由全国从事纳税服务工作、从事纳税相关工作、热爱纳税服务事业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自愿组成。宗旨是为纳税人服务、为征税人服务、为用税人服务。
纳税服务志愿者组织是不同于以往的由税务部门自行组织的,是由税务干部或一般公民参加日常的、临时性的、占据业余时间的对纳税人提供的义务帮助或税收宣传活动。纳税服务志愿者向特殊纳税群体提供无偿涉税服务,无论对税务机关还是对于志愿者、特殊纳税群体而言,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成立纳税服务志愿者委员会,对于提高纳税服务志愿者组织的协调管理能力,创新纳税服务手段,建立广泛的参与机制,稳定志愿者队伍,增强志愿者凝聚力,加强与社会或政府各部门的合作,保证纳税服务志愿活动的规范有序开展和活动经费的支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纳税服务志愿者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成立“纳税服务志愿者队伍”的提议,是由北京市朝阳地税局于2003年底首先提出的。2004年3月5日才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支“纳税服务志愿者”队伍。
当前,我国纳税服务志愿活动实际操作经验还很匮乏,相关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还没有健全,志愿者服务的规范性程度低,志愿服务有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序性,志愿者组织缺乏必要的组织经费,沟通协调困难,队伍缺乏稳定,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志愿者服务先进经验,完善纳税志愿服务体系,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纳税服务志愿者发展之路。
进一步完善纳税志愿服务体系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秘书长魏仲瑜在座谈会上表示,中华志愿者协会纳税服务委员会的成立使纳税服务这项事业进一步拓宽了道路,加强了力量。迈向了新的台阶。他强调,做好纳税服务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税收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做好纳税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各个机关通过税法宣传提高办税效率、简化办税流程,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为纳税人服务”。
魏仲瑜介绍,纳税服务工作在中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很快,要搞好纳税服务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不断地创新,要实实在在为纳税人做点实事,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纳税服务的效果。
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发起“税法送万家”活动”,把几百万套税法查询软件免费送到纳税人手中,使它们能够学习税法、了解税法、遵从税法、依法纳税,社会反馈良好。
“纳税服务委员会的成立将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能够动员广大纳税服务志愿者扎扎实实的为纳税人办一些实事、好事,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税收做一些新的贡献。” 魏仲瑜说。
把纳税服务深化到居民个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在座谈会上表示,纳税服务委员会的成立是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他同时建议,在未来要将纳税服务深化到居民个人,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企业纳税人。
“纳税服务委员会的成立是顺应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趋势的重要举措,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要增加直接税。这意味着从此中国的纳税人当中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居民个人纳税人,我们目前的纳税服务就整体而言还是比较侧重于企业纳税人。基本上很少有面对居民个人纳税人的服务”。
高培勇介绍,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70%左右是间接税,政府和居民个人之间的税收联系是通过价格来连接的。“价格既是把居民个人和政府连接在一起的纽带,也是把居民和个人在税收上相分离的一堵墙。如何突破这堵墙,让我们的纳税服务能够深入到居民家庭,深入到居民个人,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是着眼的事情”。
他建议,纳税服务委员会应该不仅着眼于现行税制下的企业纳税人的服务,而且要着眼于未来改革背景条件下的居民个人纳税人的服务。以这次税制改革作为契机,把对居民个人纳税服务作为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