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587篇 )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10年第2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具体明确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规范了认定程序和认定时限。有关专家认为,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降低后,国家税务总局全面规范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和管理,积极推动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在有利于企业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同时,压缩了纳税人依据税负轻重选择纳税身份的空间,现有的成千上万小规模纳税人将升格为一般纳税人。这种变化对规范增值税征管,完善增值税制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局令规范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河南四方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张春喜认为,《管理办法》以总局令的形式发布,显示出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高度重视,因为总局令已是国家税务总局权限内能够发布的效力级次最高的部门规章。结合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出台的《关于办理2009年销售额超过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35号)规定,可以看出,税务机关以后每年会将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列入常态工作,加大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力度。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2009年国内增值税完成18820亿元,约占税收总收入63104亿元的30%。如此庞大的税款,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笔笔缴纳的。但是,长期以来,有关规范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划分标准的内容散见在《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国家税务总局制订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中。一般纳税人认定执行的是国家税务总局1994年制订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随着增值税制度的改革,该法规的一些条款已经在2006年被废除。特别是《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在2008年底修订后,增值税抵扣范围、一般纳税人标准等关键内容发生了巨变,亟须制订新的、更规范的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办法。
《管理办法》融进了近些年来增值税制度改革的成果,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相比,有以下显著区别:
首先,降低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扩大了一般纳税人的范围。《管理办法》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除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非企业性单位以及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如果这些纳税人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并且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的降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按照2008年底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其他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这个标准相比原来工业企业100万元、商业企业180万元的标准,认定门槛大为降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前的很多小规模纳税人达到了一般纳税人对于销售额的要求。二是规定销售额虽然达不到标准,但符合一定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其具体体现在除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外,只要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且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即使年应税销售额未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也可以按照规定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规定,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不属于一般纳税人。
此外,中国税网涉税风险研究室专家认为,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将“个体经营者”修改为“个体工商户”,删除了旧细则第二十八条“个体经营者符合条例第十四条所定条件的,经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批准,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规定。《管理办法》相应地规定“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这也就是说,个体工商户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不再需要获得税务机关的特别批准,只要达到规定的认定标准,就必须主动去税务机关申请认定。这样就避免了一些个体工商户收入规模很大,超过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但不去申请认定的情况,更加公平合理。
其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程序,认定时限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规定的30日减少为20日。
《管理办法》规定,对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纳税人,应当在申报期结束后40日(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认定机关应当在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并由主管税务机关制作、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的规定相比,纳税人不再需要提供营业执照,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以及银行账号证明等资料。
对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但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纳税人提出认定申请的,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申请表,并提供《税务登记证》副本,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员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明或者与中介机构签订的代理记账协议及其复印件,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协议,或者其他可使用场地证明及其复印件等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申请以后,根据需要进行实地查验,认定机关应当自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纳税人身份不能随意选择
《管理办法》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除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非企业性单位以及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还规定,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应当”按照法律用语理解,就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不履行会产生什么后果?
来源: 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