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533篇 )
价内税和价外税
1.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就是其销售款,而税款包含在销售款中并从中扣除。由此得出:
货款(含税款)=销售款(含税款)→税款=货款(销售款)×税率
2.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即货款=销售款+税款。
由于税款=销售款×税率,而这里的货款(即含税价格)减去税款,即不含税价格,因此,税款=货款-销售款=货款-税款÷税率,通过上面的等式进行演算,得出税款的计算公式为: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
价内税和价外税区别
所以,价内税与价外税的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计算税款的应用公式的区别:
价内税:税款=货款(销售款-收入)×税率=含税价格×税率
价外税: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不含税价格×税率
一张图了解价内税和价外税区别
1、差异——收入成本“核算”发生变化
建筑行业1100万元收入,营改增如按11%的税率计算则:
营改增前,缴纳营业税,则:企业收入为1110万元
营改增后,缴纳增值税,则:企业收入为1000(1110/(1+11%))万元
营改增企业接受10.6万元审计费用,则:
营改增前,缴纳营业税,则:审计费为10.6万元
营改增后,缴纳增值税,则:审计费为10万元,0.6万元抵扣进项税额
应对:收入、成本核算影响、企业考核是不是也要变化、金融企业信息化系统等等
2.合同管理等内控发生变化
营改增后,购买某项金融合同款100万
合同说100万是不含税,企业要支付106万(100+100*6%);
合同说100万是含税,企业要支付94.34万(100/(1+6%))。
应对:合同内控制度中需要对合同模板进行修改,特别是合同中关于价款的条款,要标明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