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老师,在产品用约当产量做了成本核算,那后面生产产成品时怎么做成本核算呢?比如当时按完工率50%算的。
(
实务操作\
所有区域\ 所有领域
会计\所有领域\
所有行业
)
2022-12-15
回答:
约当产量法是约当产量比例法的简称,是指把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把完工产品的产量和在产品的约当量相加,构成约当总产量。再和发生的生产费用相除,得出费用分配率,用分配率去乘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量,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和在产品应留存的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可分四步,
1、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完工率=(上道工序累计单位产品定额工时+本道工序单位产品定额工时*50%)/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2、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
3、求出在产品的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4、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
例如:某厂生产某产品,月末完工8件,在产品4件,完工程度50%,已知本月生产费用发生1800元,月初在产品200元,请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4×50%=2(件)
月初在产品(200)+本月生产费用 (1800)=全部生产费用(2000)
费用分配率 =2000/(8+2)=200
完工产品成本=8×200=1600(元)
在产品成本=2×200=400(元)
以约当量计算分配费用时,关键问题在于在产品分项目的投料和加工程度怎么确定。
一般都按50%来计算,这也有一定道理,产品在不同工序加工时,出来的在产品加工程度有的在50%之前,有的接近100%,对一种产品来说既不以前面完工程度来计算,也不以最后面的完工程度来计算,而采用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以50%以后多加工部分去弥补50%以前少加工的部分。
因此,一般都按50%作为在产品完工程度来进行计算的道理就在这里。这样计算从理论上讲是说得通,但在实际工作中情况是千差万别的,需要具体准确的计算。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