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川:制造业税务优惠加大,鼓励企业研发创新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对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后劲。自去年起,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原先的50%提至75%,该比例在今年有望继续加大。对此,安永大中华区量化服务团队主管史川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回答了市场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并指出:企业应提升内部税务管理水平,享受税务红利。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实际发生研发费用支出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这样可以达到企业少交企业所得税,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以下内容源自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报道,文章原标题为《研发费加计扣除三大预测:这些行业将受益,加计扣除比例提至100%》。内容略有删改,仅供参考。
Q&A
第一财经:针对最新政策,哪些制造业重点行业有望纳入受益?
史川:
具体行业需要等待相关法规出台予以明确,但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对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变迁的过程中曾经提出过的重点行业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此次制造业重点行业可能聚焦在:
生物药品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个领域相关的重点行业
我们预计在确定行业分类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可能再一次成为关键性依据,而企业从事相关行业是否为主营业务,以及相关收入是否占收入总额比例超过50%可能成为需要考量的因素。
Q&A
第一财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会提高到多少?
史川:此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已经由50%提升至75%,有效期至2020年底,这超过了包括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目前所采用的50%比例,体现了国家对于鼓励企业创新,聚焦研发活动的重视。对于制造业重点行业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可能有望提升至100%左右。相较之下巴西的加计扣除比例为60%至100%,而中国香港地区也于2018年引入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比例为100%至200%。
Q&A
第一财经:研发费用口径是否会继续调整?
史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条件和判断依据,可能未必有大幅度的调整。但未来可能会出台新法规明确一些目前实务操作中的疑点难点。建议企业关注新法规的出台,提升内部税务管理水平,从而在税务合规的前提下实现税务红利应享尽享。
来源于:安永中国